“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 A.古典主义 | B.现代主义 |
| C.印象主义 | D.现实主义 |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
|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
近代中国,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思想不断推动国人思想解放。这三种思想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是知识分子逐步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 B.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 C.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和实行民主政治 | D.都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这段材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
| 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 D.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
1917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称: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最有可能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 | B.维新思潮 | C.新文化运动 | D.马克思主义 |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含义是
| A.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 | 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 |
| C.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 | D.宣传西方政治学说以启国民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