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
|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
|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
|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
|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
|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
|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
为了渡过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社会保障法》发挥的重大作用包括( )
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和后顾之忧,起到稳定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避免国家政权的法西斯化
③被其后继者所沿袭和进一步完善.从而开创了福利资本主义的先河
④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美国的资本主义性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随后其他三个特区也相继开建。特区开建时其特殊的经济政策包括( )
①建设资金以吸收外资为主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③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④经济运作以市场调节为主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84年当年,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工业总产值合计为1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签订利用外资合同数目及协议金额相当于1983年前5年的总和。关于沿海开放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开放于1984年 |
| B.山东有烟台和青岛两个,广西省一个也没有 |
| C.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科技、人才等优势明显 |
| D.主要是为了扩大引进外资和技术 |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所作《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一—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 )
| A.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 B.生活水平的提高 |
| C.生活习惯的变化 | D.商品经济意识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