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西班牙设置异端裁判所的问题,1482年教皇发布文告指出:“这些裁判者之贪得黄金比热心宗教更多三分”据此可以得出( )
| A.西班牙率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
| B.天主教会加大对西班牙的掠夺 |
| C.新航路开辟已经具备了经济根源 |
| D.西班牙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上述言论评论的对象应是
| A.《海国图志》 | B.《康輶纪行》 | C.《孔子改制考》 | D.《瀛环志略》 |
北大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力量对比 | B.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 |
| C.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法国人的思想 | D.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最早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建立 |
|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
|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
| D.奴役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