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在一次演讲时说:“救济是一种麻醉剂,会给人的精神造成一种不可名状的破坏。”为此,他主张( )
| A.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 B.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
| C.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 D.进行社会立法,保障工人权利 |
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
|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
|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入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 C.宣传政治主张 |
| D.传播商业信息 |
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观念 |
| B.审美情趣 |
| C.生活水平 |
| D.国际潮流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C.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