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格:

——(美)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
材料二    因为新中产阶级虽然具有官僚化、组织化的特征,但它依然是现代法治民主的忠实基础,……因为新中产阶级所具有的教养足以使其具有履行公民权利和参加民主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教育良好的中产阶级无论是商业的还是组织的,均可以使自己适应政治参与,并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政治领导所愚弄……这一新的宇宙现确实导致了伦理和道德的危机,其原因只是因为科学不能够告诉我们何对何错,但这种世界观也确实创造了理性的大众,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承担民主的责任,并有能力积极参加法治民主所需要的公共活动......尽管被吸入进这个或者那个巨型官僚机构,但并不把官僚机构看成是神圣的。……他们忠诚地为其组织服务,有时候还废寝忘食,但他们对组织并不愚忠,为了寻求自己的发展,他们会变革组织。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三   【对话一】中国青年报:那这23%的中产阶层,对于中国的社会重建有什么意义?
陆学艺:当然有,中产阶层的文化素质水平摆在那里。一个国家中产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肯定有好处,因为中产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支撑者,也是消费主力,他们既不像有钱的瞎消费,又不像没钱的消费不起;在政治上,中产的政治观念一般和执政党是一致的,它们要求社会稳定和谐,趋于保守;文化上,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
【对话二】中国青年报:为什么您这么强调“社会建设”呢?
陆学艺:农村、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年提出要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但是情况却是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光调节经济结构不行,社会结构也必须调整。现在年年开经济工作会议,我认为每年还应该开社会建设工作会议。我们研究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有人说,改革开放才30年,怎么就会落后15年?这是因为1978年时的社会结构就比经济结构落后了,从1958年有户口制度以后就出现了滞后。现有体制不改革,怎么能协调?
——陆学艺《现在是中国中产阶层发展的黄金时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及相关知识,关于美国劳动者结构你得出哪些信息?并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得出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运用材料中的表述说明该观点成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做才能实现材料三中陆学艺所述的“中产阶层对于中国的社会重建的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
——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材料二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有何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蒋介石去世前曾嘱托蒋经国有朝一日把他的灵柩移葬于故乡,所以蒋经国对蒋家祖坟非常在意。……为继续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争取蒋经国,廖承志不计个人恩怨,力排众议,提请中央重新修复蒋家祖墓。在廖承志亲自安排下,当地有关部门很快就把破败不堪的蒋家祖墓修缮一新。
——摘编自《中国人大》2014年第15期
材料二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廖承志发表致蒋经国信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廖承志为推动海峡两岸统一所做的努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50年,英国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为6.571亿英镑,1970年增至39.27亿英镑,1980年猛增至235.08亿英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使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保障,但更多的工人宁愿选择休息,而不选择工作。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从业人员名义工资的增加部分往往被个人所得税抵消,导致大批专业人才外流。英国社会福利与保障由国家健康与社会保障部负责,直接或间接受雇于该部的职工有100万人以上,其管理费用每年高达18亿-20亿英镑。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认为“福利主义”、依赖心理导致了道德堕落。她宣称:“我们要坚持适当的原则,即根据我们的经济能力作出我们的安排。”……撒切尔夫人政府较大幅度地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步“淡出”,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向“基本安全网”方向转化,只负责使社会上的失败者和弱势群体无冻饿之险,同时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防止“不积极寻找工作”的失业者申请补助,并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私有化,倡导自由市场和竞争。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创造了经济奇迹,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2%以上,其中1982年-1988年均在3%以上,当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英国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远不止于此。
——摘编自《试论“撒切尔革命”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上,人人都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走近孔子、理解孔子,上述图片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除此之外,孔子的形象纷繁复杂:战国孟子的兼济天下、民重君轻的孔子;西汉董仲舒的尊奉君主、上感天机的孔子;宋朝理学家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孔子;明朝心学家的知行合一、灭心中贼的孔子。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主义的孔子;李大钊的历代专制之护符的孔子;鲁迅设想孔子因到处奔波,饮食不定,还要生许多人的气,八成会害胃病……
从图片或文字材料中,任选一种孔子形象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责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清代朝贡体制主要涉及朝贡国对清廷的称臣纳贡和清廷对朝贡国的册封赏赐两方面内容。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鲜、琉球、安南三国国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和礼节。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其主体是各国使团在华朝贡期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
——摘自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材料二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国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朝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加以评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