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 )
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③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 |
右下图为端午节的形象标志图。该标志选用中国水墨风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龙舟竞渡、图章等中国元素,两种不同绿色的搭配间接映射到端午节中代表驱邪的菖蒲和艾叶上,立意和手法都恰到好处。端午节形象标志的“出炉”()
①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优越性
③体现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整体设计,在馆内西侧南北庭院设立雕塑园,陆续为中华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历代被称为“圣人”的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名片,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教育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②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和服务总监杰瑞米:“我认为孔子文化融入美国是一个有益举措,我们如果能够了解孔子在全球的意义,这些真理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会受益。”这表明 (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 B.文化交流借鉴能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
| C.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 D.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