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代名儒李叔同,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参考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并浓缩《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创作了名曲《送别》,20世纪中国人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名曲《送别》的创作 ( )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③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展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6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羌族、藏族等13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这表明( )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凸显民族的个性和特征,缺少共性 ③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没有相互借鉴和融合 ④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 A.①④ | B.②③ |
| C.①③ | D.②④ |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常常遇到对国外观众吸引力大大下降的“文化折扣”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没有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从文化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 B.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 C.在文化建设中,挹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 D.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
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苏最具代表与典型意义的城市独特元素,其亲和朴拙、对称和谐的造型,诠释了江苏文化的时代价值。不少商家及时推出了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祥物产品,这些产品表明( )
|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首要标志 |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 C.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仁、德、礼、法、化、和”不仅概括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也诠释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使中华民族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这表明( )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