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高歌猛进,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出现增速下滑、增幅缩小、质量提高的阶段性新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及部分地区GDP增速
注:2001-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速为1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1)请概括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4年上半年,电子商务零售交易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8.4%。电子商务通过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管理水平,加快了商品流通;将进一步引导企业投资信息网络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会促进物流配送、IT服务、即时通讯等行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作用。
材料三: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W市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上提交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经该市人大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渐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1)据此有人认为,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能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注:①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财政支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②今年用于保障房建设资金1030亿元;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材料二: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市场体制的完善期、利益关系的调整期,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因此,改善社会管理,对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环境至关重要。
(1)请你解读上述图表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上述图表材料分析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意义
(3)你应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安定的社会环境提出建议。
材料一:2009年2月28日,是中国互联网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下午2时许,温家宝总理在百忙之中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走进访谈直播间,亲自上网,与海内外网民在线交流,回答网民提问。网民被深深感动了——这种亲民、自信与坦诚,勾勒出总理的胸襟,折射出今日中国开放、民主、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是继去年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共和国政府首脑接受普通网民的邀请,又一次走进互联网,走进亿万网民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各级党政领导主动走进互联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怕批评、敢于对话,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2010年8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与网友交流时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而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则是政府的良知。
材料二:今年,名著翻拍在电视荧屏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赢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饱受争议。经典总会被不断重写,任何时代都会用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用自己的态度与历史对话。名著重拍不仅是文化延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但是,今天的很多改编,也许首先不是来自文化的需要,而是经济需要。因为制片人和创作者心里都明白,名著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好奇心等于高收视率。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的?并说明分好“蛋糕”有什么政治意义?
(2)有人认为;“今天的名著改编,敬畏让步于经济的需要,这种创作的原动力扭曲了重写经典的方向。”运用所学文化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进入“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如箭在弦。从“城市”到“城乡”,一字之差却意味深长,标志我国真正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代。推进城镇化建设正是统筹城乡的重要举措之一。
材料一:我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图:
注: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5%、40%和35%。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为60%。
材料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城镇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全国居民的消费额提0.19%-0.34%。新增投资达6.6万亿,GDP将增加0.5%--0.85%。城镇化能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区域重组;城镇化对科技创新有巨大需求。对我国来说,应当由注重城镇化规模的简单扩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城镇化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影响。
(2)请结合材料说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一提法的方法论原则。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由于目前中美贸易逆差数额巨大,美国参、众两院的两个委员会分别通过议案,要求政府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惩罚,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反对,并要求总统行使否决权。
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在会上就该法案的修订草案作了说明。根据委员长会议的决定,上述法案将通过立法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后,再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请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美国产生这种政治现象的原因。(4分)
(2)对此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及其重要性。(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