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Ⅰ.铁的应用
(1)下列铁制品的利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铁钳           B.铁锅             C.刀具
(2)“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
Ⅱ.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探究炼铁原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①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  CO↑+ CO2↑+ H2O。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③常温下,Ca(OH)2微溶于水;于是他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用固体草酸和浓硫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2)图中装置C、D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装置F中的试剂应该是少量的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Fe2O3固体按上图进行实验,当E中固体全部变黑后,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将得到黑色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a. 铁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均能全部溶解。
b. Fe2O3与CO反应的固体生成物可能情况如下:

根据“无气泡”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①Fe3O4;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6)定量分析 用电子天平称量得部分数据如下:

 
玻璃管质量
玻璃管及其中固体的质量
装置F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28.20 g
33.00 g
300.0 g
反应后
32.84 g
300.4 g

根据上述数据,纯净的Fe2O3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g,请选择有效的数据,推断出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推断结果,写出该实验中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
(2)下图所示常见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根据图A推断金属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食欲不振 B.骨质疏松 C.夜盲症D.贫血病
(4)煤、和 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在化学世界中,呆板的的阿拉伯数字变得鲜活起来,请把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4分)
(1).Fe2+ (2).NO2 (3).2NO(4). O
(1), (2);
(3),(4)。

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2分×3=6分)
⑴、检验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填“口”或“中”),现象是。
⑵、准确的量取8ml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⑶、对着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玻璃片上有出现(填现象),说明人呼出的气体含。

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1分+2分=4分)

⑴、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⑵、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⑶、用 分 子 原 子 的 观 点 解 释 化 学 反 应 的 实 质。

用化学式或相关符号完成下列各题(1分×3+2分=5分)
⑴2个碘分子;⑵氩气; ⑶硫化氢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
⑷、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