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图一:《马关条约》签订,图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4分)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建交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8年1月5日表示:“我们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时,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三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请判断材料一是在哪次战争之后的表述?随后建立的世界新秩序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杜鲁门强调的“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而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材料三中几十年前“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的原因是什么?“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的原因又是什么?“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格局?
(4)材料四中所表述的当今的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1)材料一中所描述的“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指的是哪件事?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资本主义新时代”建立的方式有哪两种?
(2)材料二中“宣言”的是什么文献?所描述的这件事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凯恩斯所说的“新的、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指的是什么事?为什么将罗斯福“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4)综合上述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追述,你觉得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什么?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学校要求各班出版一期有关法国历史的黑板报。下面是九(1)班黑板报的设计方案,请你协助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见图三)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它们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 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发明者。它们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 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三,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 综合上述材料及联系身边的实际,请你就如何发挥科技的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便点燃俄国革命的烈火。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愿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三: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下面是一道选择题,但没有题干,请根据你阅读材料一获得的认识,将它补充完整。同时在后面的括号内写上答案。
题干:答案()
A、发展资本主义 B、对外侵略扩张 C、增强军事实力 D、避免人民革命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而告终,它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4) 材料四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工业兴国”。你认为明治维新哪些措施体现了“工业兴国”的治国思想? (2分)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说说战争和改革对历史发展有什么共同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