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曾经位于文明边缘的民族,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世界文明变化的中心,因而更加发奋图强"。18世纪后半期,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被英国建立起来,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英国的霸权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实行"炮舰政策",以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鸦片战争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初胜利……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力求用自觉的行动来实现中国的自强。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两大"自觉的行动",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根据材料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中俄两国及世界其他组织已经或即将举办纪念或庆祝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德国和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请列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主要事件。
(2)在欧洲战场上,哪次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哪次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4)二战中召开的哪次会议对战后的世界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对峙的局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同为二战发起国和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截然不同,你认为在对待侵略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应该怎样向德国学习?你认为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建国初期的哪一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该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为了实现土地公有制,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从此,农民告别了什么制度?
(4)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材料解析】
材料一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秦政治体制示意图(如下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中①处应填写哪次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从此,什么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