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①心,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①寸草:比喻非常微小。②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就像春天和煦的阳光。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歌颂              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出门在外的人。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母亲为临行儿子缝补衣裳 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子女,用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首小诗,回答问题:(4分)
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这首小诗出自《》,作者是___________。
请写出你对这首小诗的理解,并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望岳》诗,完成下列试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此诗是刘长卿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写。
下面对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心情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凄清孤寂   B.轻松愉快 C.缠绵悱恻 D.惆怅悲愤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B.诗人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其诗作多有政治失意之感。本诗中“独鸟背人飞”也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背时,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情。
C.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
D.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后面问题。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诗。
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山居秋暝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①此诗是王维后期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瞑:晚。②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浣女:水边洗衣服的女子。③春芳歇:指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④王孙: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诗人借指自己。
试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展现的美景。


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人心”与王维的“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中的“空”字在表达作用上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