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渔人甚之(           )    (2)阡陌交通(           )
(3)便还家(             )    (4)不为外人道也(           )
翻译下面语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划线词解释
(1)小惠未____________(2)小大之_____________
选择划线词意思相同的的一组()

A.肉食者,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 B.十年春,齐师竹取道,下见小谭
C.牺牲玉帛,弗敢也既冠,益慕圣贤之道 D.衣食所,弗敢专也能辨我是雄雌

句子翻译: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理解填空: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解释,在___________(四字)之时进军,故克之;在敌军___________(四字)之时,逐之。

不爱古玩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将以献吕文穆公。公曰:“我面不及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之镜乎?”不用。
孙之翰,人与一砚,直三十千,云:“此石呵之则水流。”翰曰:“一日呵得一担水,只直三文钱,何须此重价!”
语似俗实达。推广此意,则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选自《古今笑》)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用照二百里之镜(怎么) B.三十千(通“值”)
C.语似俗实(通晓,含义深刻) D.饱之需(全)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将以献吕文穆公

A.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必以分人 C.必为有窃疾矣 D.何陋之有

有人说文中吕文穆、孙之翰不识宝,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说理由。
最后一节的议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
①风烟俱②猛浪若
下列句中划线的“百”表示 “一百”的一项是()。

A.一许里 B.千人大呼 C.千成峰 D.赏赐千强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课外文言文。
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②住广门之馆,夜叩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日:‘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门人入通。董安于③侍奉于侧,愠日:“嘻!胥渠也,期④吾君骡,请即杀之。”简子日:“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⑤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住无几何,赵简子兴兵而攻狄⑥。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敌首。人主安能不好士?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赵简子:晋大夫,名鞅,谥号简子。②阳城胥渠:复姓阳城,名胥渠。③董安于:赵简子家臣。④期:希冀,这里指想得到。⑤庖人:厨师。⑥狄: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名。
选出对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牺牲玉帛,弗敢也(独自享有) B.小惠未,民弗从也(同“遍",遍)
C.夫杀人以畜(存活) D.夜叩门而曰 (拜见)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2分)

A.肉食鄙/中峨冠而多髯为东坡 B.主君臣胥渠有疾/此庸夫怒也
C.董安侍奉于侧/躬耕南阳 D.人主能不好士/子非鱼,知鱼之乐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曹刿论战》中用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本选段也运用了类似的写
法,请举出该选段中的例子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文言文阅读。(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肾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B.则凡可得生者何不用也必分人
C.所欲有甚生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D.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苟得也谓信然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2分)
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试举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