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分)下图装置中,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已知:2NO2(g) N2O4(g)
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是图14,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 在相同时间K+的浸出浓度大。
② 在相同时间K+的浸出浓度减小
③ 反应的速率加快,平衡时溶浸时间短。
④ 反应速率减慢,平衡时溶浸时间增长。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已知298K时, Ksp(CaCO3)=2.80×10—9, Ksp(CaSO4)=4.90×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均易溶于水,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 |
K+、Na+、Ba2+、NH4+ |
阴离子 |
CH3COO–、Cl–、OH–、SO42- |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B溶液的pH小于7,A、B溶液中水的电离
度几乎相同;D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
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1)写出C溶液和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5℃时pH = 9的A溶液和pH = 9的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小的是(填写A或C的化学式)。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2 mol·L–1的C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1的盐
酸时,混合溶液的pH = 13,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则C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 和将空气与碳反应后除去CO 2;氢气的来源是用水和碳氢化合物反应并产生CO, 写出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 设备B的名称是 ,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 (填“m”或“n”)。
(4)设备C的作用 ;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 CO2 (g)+ H2 (g),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
C(s)+H2O(g)CO(g)+H2(g) , 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1)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
B.v正(CO)=v逆(H2O) |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
(2)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缩小平衡体系的体积,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将(填“不变”、“变小”、“变大”)。
(3)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逆两反应方向同时建立[即起始时同时投放C(s)、H2O(g)、CO(g)、H2(g)],达到平衡后,试讨论:
① 容积内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
② 若给平衡体系加压,请参照起始投放的气体物质的平均摩尔质量(设定为1),分别给出
的变化:(填“增大”、“减小”、“不变”)
![]() |
![]() |
![]() |
|
![]() |
不变 |
![]() |
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 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前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下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则c (NaOH) = (表达式)。
(3)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