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7月10日下午,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的校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因超载和路况不佳等原因,翻入水库,共致11人遇难,包括8名幼儿和3名成人。
材料二:2013年10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福建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规定了各级政府部门对于校车安全的职责,并明确了各种未履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机构和人员应负的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未成年人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什么方面?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谈谈我们青少年该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盐城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⑴班同学开展“祖国发展我关注我与祖国共命运”的主题探究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和平发展】第一小组同学从电视上看到以下新闻:
2015年11月7日下午,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握手(见下图)。
习近平说“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少时间的隔绝,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马英九说,“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分,穿越66年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1)两岸领导人的讲话有助于我们理解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
【创新发展】第二小组同学从网络上得到下列信息:
材料一:当前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表
当前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国家类型 |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
对外技术依存度(%) |
万人专利拥有量(件) |
世界上创新型国家 |
70以上 |
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为5以下 |
美国1760,德国1750,日本1500 |
中 国 |
40左右 |
50以上 |
10 |
材料二: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创新发展,也就是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依据。
【关注自我发展】
第三小组同学从报纸上发现一幅图片(见下图《创时代》:
(3)“创”时代到来需要创新人才,你现在要作好哪些准备。
材料一:2015年10月30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材料二:2015年前三季度反腐成绩单(见下图):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写出我国依法治国的本质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分别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请你运用《做守法公民》的有关知识,为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出谋划策。(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
九年级学生小明是个摄影迷,以下是他采撷的本班同学的三个镜头: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上面三个镜头中任意两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让我们一起回顾盛况,展望未来。
【中国自信】胜利日阅兵中,有“跑得最快”的主战坦克—99A式主战坦克;有“走向深蓝”的排头兵—歼-15舰战斗机;有“一树之高的超低空杀手”—武装直升机;有“察打一体”的多面手—无人攻击机……这是展阅我国国威、军威的重要形式,是“中国自信”的一次升级。
(1)请你谈谈“中国自信”的由来。
【中国精神】1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008年抗击汶川地震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请再列举两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并指出这些精神的共同内涵。
【中国梦想】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展示中国的形象并发出中国的声音,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之情开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让我们再次温习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现“少年梦想”与“中国梦想的”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不能“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2)如何正确对待“嵌在学生脑子里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