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让我们一起回顾盛况,展望未来。
【中国自信】胜利日阅兵中,有“跑得最快”的主战坦克—99A式主战坦克;有“走向深蓝”的排头兵—歼-15舰战斗机;有“一树之高的超低空杀手”—武装直升机;有“察打一体”的多面手—无人攻击机……这是展阅我国国威、军威的重要形式,是“中国自信”的一次升级。
(1)请你谈谈“中国自信”的由来。
【中国精神】1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008年抗击汶川地震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请再列举两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并指出这些精神的共同内涵。
【中国梦想】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展示中国的形象并发出中国的声音,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之情开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让我们再次温习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现“少年梦想”与“中国梦想的”的关系。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们迎来了共和国65周年华诞。6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华彩乐章。
【富强中国·屹立东方】这是从小到大的65年:中国经济总量由“微不足道”到世界第二,2013年的经济增量已相当于1994年的经济总量……这是从弱到强的65年: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经济陷于停滞的农业和手工业国家,稳坐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头把交椅,并实现了“蛟龙深潜”“嫦娥探月”……这是从穷到富的65年:从温饱不足到整体小康,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75岁……
(1)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的这句话,显示了党和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这是我国环境立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基本理念、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
(2)这些说明了什么?
【法治中国·国泰民安】2014年9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部。放开“单独二孩”、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八大以来,每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都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表决,都提前对所涉及的现行法律作出修改完善,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3)从中你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认识?
【幸福中国·温暖民心】65年来,党和政府将目光瞄准百姓生活的薄弱环节,织就社会保障安全网。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百姓心里越来越踏实。
(4)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1)我国开展上述活动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学校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
材料一:由于不满隔壁工厂的噪声和粉尘污染问题,家住山东潍坊市的王先生开始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收效却十分有限。自学了两年法律的王先生以环保投诉未答复为由,将潍坊市环保局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王先生胜诉。不过,王先生说,他的法律维权之路还远远没有终止。
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深圳南山区某医院门诊大楼发生一起火灾。警方调查发现,纵火者为十年前在该医院做牙的患者郑某。郑某认为做牙后效果不好,做完牙后一直痛,产生报复心理。郑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
(1)通过对材料中王先生与郑某结果的对比,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郑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
[千里难寻是朋友]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待,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它表达了人们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真谛的探求。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以上述歌词为背景材料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2)请你设计两条与友情有关的宣传标语。
(3)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4)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份关于怎样交友的经验交流材料或谈谈对交友的看法。(写出提纲即可)
材料一:“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材料二:国家旅游局发布《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要求中国公民游玩时遵守社会公德。今年十一前,有关部门再次发出通知,提醒游客改善旅游文明状况。然而,这个黄金周,记者在火车、飞机上,在景点、宾馆中,都看到了极少数不文明现象。
(如下图)
(1)请你对材料二中的行为进行评析。
(2)请你为解决上述现象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