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        ,丁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过程之处,还可来自于       
(2)图1中乙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与    (字母)的复杂程度有关。
(3)图2中,肉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中的    ,能量在这两种生物间的传递效率为   (用序号表示),人类若圈养某种植食性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           (用序号表示)的比值。
(4)图2中的捕食关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捕食关系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5)生态系统的K值又叫_______      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第二营养级种群密度时,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某些第二营养级被第三营养级捕食,标记不影响第二营养级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        (增大、不变、下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

课题二: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机理是否与基因表达有关
假设: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与基因表达有关。
实验:材料:同课题一
试剂:①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②放线菌素D(mRNA合成抑制剂)
③亚胺环己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方法:设置三组,每组所用材料和加入试剂同课题一的实验组,定量测定生成物。16小时后,在其中两组中分别加入亚胺环己酮和放线菌素D,另一组作为对照。
结果:三组实验结果汇总于图3。

讨论:①曲线b和c分别表示加入后生成物量的变化。
②加入放线菌素D,最终和加入亚胺环己酮一样,都能抑制生成物形成,说明在种子萌发时的淀粉酶合成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
是影响基因表达的过程。
③曲线b和c不同的原因是

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充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二)所示:
图(二)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右图中,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
(7)假设右图是鱼的种群,当达到__________时间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8)在农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人体免疫某—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一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
(2)若图一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细胞a、b、c中___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
(3)已知图一中所示物质d由4条多肽链组成,呈Y型,其中含有3个二硫键( —SH+—SH→—S—S— + 2H ),若此物质由100个氨基酸组成,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__________。
(4)图二中的细胞为___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的。抗体从合成开始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5)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与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病。
(6)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细胞。
(7)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调整合的结果。

.右图1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过程,图2是图1中⑤结构的部分放大。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
(2)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
(3)构成⑤结构的基本骨架是
(4)静息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当⑤结构受到刺激后,由于对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产生,此时对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
(5)在图1中发生的信号转化过程是

已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科学工作者经大量研究后,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请设计实验以验证“酸生长”学说中H分泌与细胞伸长的关系。
(1)实验材料与药品:
10-5mol/L生长素溶液、pH值为5.0、9.0的缓冲液、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等器材和试剂,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选择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用镊子取下胚芽鞘并切掉______,平均分成三组。
②平均分组的胚芽鞘放入编号为l、2、3的培养皿中,加不同试剂,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测量各组胚芽鞘平均长度,并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并记录结果.
根据上述内容,填写下表(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学说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