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
C.摩尔根等人证明了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D.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 |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3月11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一并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 |
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 |
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 |
对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h
B.用B、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则生根效果相同
C.若某植物幼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2f
D.若水平放置的植物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f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地雀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地雀存在隔离,导致其种类增多 |
B.甲岛较乙岛地雀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
C.甲岛上的地雀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
D.每个岛上的地雀相互影响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
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内流 |
B.轴突膜处于④和⑤状态时钾离子外流 |
C.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 |
D.c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
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代谢过程如下图:
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氰,F1自交获得F2,则
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 |
B.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 |
C.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 |
D.F2中性状分离比为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