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烟气脱硫的方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膏法的流程如图:。
该法原料便宜,产物有利用价值。写出氧化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碱法的流程如图:。该法吸收快,效率高。若在操作中持续通入含SO2的烟气,则最终产物X为________。操作过程中测得吸收塔内溶液pH=7,则溶液中含硫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已知:
)。
(3)工业上在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设计出新的脱硫方案如下:
其中物质Y的化学式为_______,转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最近利用碱法得到产物X的溶液电解制硫酸的工艺己被某些工厂采用。其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为惰性电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透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_。该装置使X转化为硫酸的转化率不会超过________。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 KMnO4 B. H2O2 C. 氯水 D. HNO3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 NaOH B. NH3·H2O C. CuO D. 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 提示:lg5 =0.7)
(4分) 25℃时,①氢氟酸、②醋酸、③次氯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3.5×10-4、1.8×10-5、3.0×10-8。请推测:它们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电离程度最小的是_______;相同浓度的④氟化钠溶液、⑤醋酸钠溶液、⑥次氯酸钠溶液pH的从大到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B的化学式中共有32个电子,常温常压下C、D、F、G、I均呈气态,除G呈红棕色外其他气体均为无色。等物质的量A、B与少量的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应。图中反应条件(除高温外)均已略去。
(1)写出B的电子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
②向A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3)C还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产物为H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A(g)+yB(g)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
;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a/6 mol/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vB=
(2)化学方程式中,x= y=p=q=
(3)反应达到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 5a mol则该反应的
△H0;(填“>、<或-”)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①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所有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A、 E同主族,D、F同主族,且D、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E的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A 、C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C2A4的结构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下同);
(3)化合物E2D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D、E、F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B的单质可与A、D、F形成化合物的浓溶液反应,为检验所有生成物,被检验物质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