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A
 
 
 
 
 
 
 
 
 
 
 
B
C
D
E
 
F
G
H
 
 
 
 
 
 
 
 
 
 
M
 
 
 
N
P
 
 
 
 
 
 
 

(1)M元素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B、C、D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②F、G、H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③B、G、P三种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s、d 区
④F、G分别与E组成的物质的晶格能,前者比后者低
⑤A、B和D以原子个数比2:1:1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
(3)与C的最简单氢化物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离子与其等电子的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煤矿瓦斯气体(主要成分为BA4)探测仪是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③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表明BA4的浓度越                
(5)已知G和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C2D气体,若硝酸浓度再稀,则还原产物为CA3,并与过量的硝酸反应生成CA4CD3。现将9.6g G与1L1.10mol/L的稀硝酸(过量)充分反应,收集到aL气体(标准状况),同时测得溶液中c(CA4+)=0.08mol/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①a=         L。②反应后溶液pH=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难溶电解质Cu(OH)2在常温下的Ksp=2×1020,则常温下: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1)①25 ℃时,将20 mL 0.1 mol·L-1CH3COOH溶液和20 mL 0.1 mol·L-1 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0.1 mol·L-1 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下列量会变小的是    (填序号)。

A.c(CH3COO-) B.c(H+) C.KW D.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E.
(2)下图为某温度下,PbS(s).ZnS(s).FeS(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溶液的S2-浓度.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果向三种沉淀中加盐酸,最先溶解的是    (填化学式)。向新生成的ZnS浊液中滴入足量含相同浓度的Pb2+.Fe2+的溶液,振荡后,ZnS沉淀会转化为    (填化学式)沉淀。

(3)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O4)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10 mL 0.01 mol·L-1 NaOH溶液时,比较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c(H2C2O4)   c(C2)(填“<”“>”或“=”)。

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s) 2Ca2+2K+Mg2+4+2H2O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__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______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图。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aCO3(s)+
已知298 K时,Ksp(CaCO3)=2.80×109
Ksp(CaSO4)=4.90×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铅.锰.铬.镉。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1 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黄色)+2H(橙色)+H2O。
(1)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第①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通过测定溶液的pH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已达平衡状态
B.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强酸性环境,溶液的颜色为橙色
(3)第②步中,还原0.1 mol ,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除生成Cr(OH)3外,还可能生成的沉淀为________。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 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当c(Cr3)降至105 mol·L1时,认为c(Cr3)已经完全沉淀,现将第③步溶液的pH调至4,请通过计算说明Cr3是否沉淀完全(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 电解法
(5)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电解法处理含的废水,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得到的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区可沉淀完全,从水的电离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3)=3。下图为,H2CO3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血液中,能起到使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的作用。①请用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解释: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正常人体血液中,的水解程度    电离程度(填“<”“>”或“=”)。
③pH=7.00的血液中,c(H2CO3)    c()(填“<”“>”或“=”)。
(2)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3)某同学认为该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4)已知某温度下Li2CO3Ksp为1.68×10-3,将适量Li2CO3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饱和Li2CO3溶液中c(Li+)="0.15" mol·L-1.c()="0.075" 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125 mol·L-1 Na2CO3溶液,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