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岁暮杂感十首(其二)①
(清)曾国藩
高嵋山下是侬家②,岁岁年年斗物华③。
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④。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
【注】①本诗作于道光十五年(1835),当时曾国藩25岁。头年冬天,他首次进京参加科考未第,但他雄心不已,决心继续客居北京,参加来年的会试。时光匆逝,转瞬即到除夕大节,曾国藩思乡怀亲,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此诗。②侬:我。③物华:自然景物。④夭桃: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首联中最富表现力的词语是哪一个?请简析它的妙处。
有人认为,本诗一洗传统思乡诗贯有的灰暗、凄婉、消沉的色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关山月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①星旗映②疏勒,③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 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 ③云阵:军队。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 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①。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擪,音yè,按、压。②荃,一种水草。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请找出这首诗前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并谈谈他们的表达效果。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
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词人为何而愁?哪两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愁因。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