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同学们经过讨论,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冷藏盒。

(1)其中药品应放置于  (A/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                 (铝合金/发泡塑料/砂石)。
(3)关于放置在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的选择,小明认为只要放普通冰块即可,小华却认为应该放置由盐水凝固而成的冰块(简称“盐冰”)。
你支持  的选择,依据是:①这两种冰,  的熔点更低;②  (题目中的某段文字)。
(4)进一步分析其原理:低温物质在运输途中发生  (填物态变化)而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保证冷藏效果。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每空1分,共7分)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需要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表明此时水上方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质量较大的是(选填“a”或“b”)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2分)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下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理由是。(2分)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2分)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
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
(2)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样是为了便于比较的大小关系。
(3)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
(4)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5)做完一次实验后,还应该将蜡烛的位置改变,靠近或者远离玻璃板,再次确定像的位置,若将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则需要将蜡烛B向(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6)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成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