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 cm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的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明仔细观察光具座,发现它所标最大刻度是100㎝,他手边现有焦距分别为10㎝,30㎝,40㎝的凸透镜,你认为选择焦距为 的凸透镜比较合适。
(7)在做完凸透镜成像实验后,小明把图丙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透镜(选填“远离”“靠近”)。图丁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远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是 。
小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问:
(1)重为 的钩码挂在 点时,人的拉力 为 ,钩码上升 时,动力作用点 上升 ,此时机械效率 为多大?
(2)小金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 点,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 仍然上升 。问:人的拉力 与第一次相比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比较此时的机械效率 与 的大小并用学过的知识给以推导。
如图为某些型号玩具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图,电动机铭牌上标有“ ,线圈电阻 ”字样,当开关闭合的瞬间,电动机尚未转动,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称为启动电流,为了保护电动机,启动电流不得超过 ,求:
(1)启动时,变阻箱 的阻值至少多大?
(2)当电动机启动后,再次调节变阻箱 ,使电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 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
. .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
斜面在生活生产中常见,在物理实验中也常用,以下物理实验都用到了斜面。
(1)利用斜面测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若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它们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 (填“相同”或“不同” ;若增大斜面坡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等不同的表面上前进不同的距离后停止,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假设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面上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分别为 、 、 ,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假设小车滑到绝对光滑的表面上,那么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此时小车做 运动。
(3)利用斜面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丙所示。让小车 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水平面上碰到物体 后,将 推出一段距离。若 被推得越远,说明小车 具有的动能越 ,小车 下滑时的高度越 、重力势能越 。
小红和小云各自做“测量电阻的阻值”实验,她们使用的实验器材完好无损,各自的读数也很准确,她们测量的三组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小红) |
|||
实验序号 |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1 |
1.5 |
0.46 |
|
2 |
2 |
0.4 |
|
3 |
2.5 |
0.36 |
表二(小云) |
|||
实验序号 |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1 |
1.5 |
0.32 |
|
2 |
2 |
0.4 |
|
3 |
2.5 |
0.52 |
老师看了这两个数据表后,指出其中一位同学的实验电路接错了。
(1)分析表一、表二可知, 同学的电路接错了,理由是 。
(2)请画出该同学的错误电路图。
(3)实验电路正确的同学测量的电阻平均值是 (精确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