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创造出新儒学体系,到北宋完成“三教(儒佛道)合一”,形成理学,说明了儒家思想 ( )
①是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堆砌
②与时俱进,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③不断理论化和思辨化
④永远不会落后历史发展的主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②③ |
太平军占领上海后,清朝海关瘫痪。下图所示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谨告在华美国商人: 签名于此的金能亨副领事奉命告知在上海的美国公民,他从美国驻华公使馆获得指令:鉴于目前的形势,只要清国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自由出入港口而无需交纳海关税,那么,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而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 |
A.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B.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C.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D.美国此举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
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
B.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 |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
D.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
有学者说维新派“民权是发挥近代民族国家作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种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这表明维新派认为( )
A.民权是实现救亡图存手段 |
B.实现民权与保护人权矛盾 |
C.个人权利自由是民族归宿 |
D.民族问题本质是保护人权 |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C.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
D.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