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光明在哪里?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期孙中山提出了哪些重要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2)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材料三: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3)“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毛泽东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和美国世纪》一书把美国人推动的全球化历史,分时期进行了论述。他们宣称,1898~1913年是美国人把英国人曾经统治的世界进行美国化的时期;……1929~1939是美国式全球化受阻碍的时期:……1947~1957年是美国通过遏制和消耗苏联而艰难推行全球化的时期;1958~1986年是美国推行迫使世界转型政策的时期;1986~1995年是美国推行自由和自由贸易成功的时期;1995年后是美国全球化大扩展和美国全球化新千年世界到来的新时代。
——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4年后美国人是如何推动全球化进程的?
材料二 下面是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反全球化运动
1999年11月美国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成千上万群众抗议世贸组织成立四年来推动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2000年4月美国华盛顿五一劳动节前夕游行,两万名工会、劳工组织和环保人士反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约有1350人被警方逮捕。
2000年12月法国尼斯反对欧洲联盟高峰会议,共计8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包括欧洲工联发动的工会会员冒雨游行,反对大财团控制下的欧洲和欧盟一体化政策,争取一个保障人民生活的欧洲。
2001年5月1日 国际劳动节,世界各地都有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反对官商全球一体化政策,要求保障劳工权益。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运动者提出的要求。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反全球化运动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汉武帝时代,他的近臣是怎样将儒术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的?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材料二 史论“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2)归纳指出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不同观点。(4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康梁看待儒学的本质目的。(4分)
材料三 史观(梁漱溟)假使中国的东西仅只同西方化一样便算可贵,则仍不及人家,毫无可贵!中国文化如有可贵,必在其特别之点,必须有特别之点才能见长!宋以后所谓礼教名教者又变本加厉,此亦不能为之曲讳。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张岱年)“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3)材料三中梁漱溟先生的观点是运用什么史学方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梁漱溟的观点。(6分)据材料三中张岱年的观点。谈谈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历史上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成型。到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它已变成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真正的世界大市场。
材料二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住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
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
(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8 分)
材料三 现代世界的经济现象

(3)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6 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回顾过去,警示未来,指引中国的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 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第131~132页
(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并简要评价。
材料二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 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2)指出材料二中米德博士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种评价的依据。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 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 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开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
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在古代雅典,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回答问题:
(1)跟上述材料一,简要说明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并分析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