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3)若实验过程中另一探究小组的小明同学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是:。
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0.5A |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8欧。
小明所在实验小组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两处错误或不妥,请指出:
①
②
(2)将上述错误或不妥改正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的各是什么规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1)甲图实验揭示的是,应用是;
(2)乙图实验揭示的是,应用是;
(3)丙图实验揭示的是,应用是。
(6分)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本实验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护作用和。
(2)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图。
(3)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导体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先接入R1=5Ω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R1=5Ω的电阻改接成R2=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左”或“右”)移动,使,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R3=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