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慢的是
(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少;
(3)由此可根据公式 ,推出C水 C液(填“>”“<”或“=”)
(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
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老师请同学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一个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R0为已知阻值的电阻,当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当S、S1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1
(1)请写出Rx的表达式。
(2)请任选器材,设计一种不同于该组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画出电路图。
(3)比较两个电路图,说一说你设计的电路图的优缺点。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⑴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_____。
⑵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__________________Pa。
⑶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⑷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先在空气中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她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进入水中的深度h的对应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h/cm |
2 |
4 |
6 |
8 |
10 |
12 |
F浮/N |
0.2 |
0.4 |
0.6 |
0.6 |
0.6 |
0.6 |
⑴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⑵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图线。
⑶实验中h=6cm时,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水中,则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无关。
⑷如改用浓盐水做实验,在图乙中再画出图线,图线上h = 6cm点的位置变_________(高/低),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_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实验序号 |
“路面”材料 |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
1 |
棉布 |
40 |
2 |
木板 |
70 |
3 |
玻璃 |
110 |
⑴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⑵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⑶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⑷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