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
|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 C.《红楼梦》 | D.《西游记》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数次修订历史教育目标,其中一次的内容有这样的表述“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次的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
| A.1905年 | B.1912年 | C.1936年 | D.1956年 |
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此诗的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 B.爱国主义 |
| C.现代主义 | D.现实主义 |
《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宗法制的解体 |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
| C.封建的经济发展 | D.私学的发展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建立,这些组织的形成的理念与下面说法相符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恒也。” |
|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
| A.重商主义政策 | B.自由放任政策 |
| C.国家干预政策 | D.计划经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