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该制度是

A.征辟察举制 B.科举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郡县制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A.唐太宗从善如流有良好的帝王素质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
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B.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关心民众
C.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D.经常修筑驰道,巡视天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