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伦敦博物馆收藏的1849年的蒸汽引犁模型。下列对此模型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它反映了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成果 |
| B.它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 |
| C.它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
| D.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
熙宁四年(109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回答:“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段君臣对话说明北宋中期社会改革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A.皇权受制于士大夫 | B.士大夫反对任何变革 |
| C.改革损害官僚集团利益 | D.改革未能兼顾国家与百姓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 农业税(万贯) |
非农业税(万贯) |
农业税:非农业税 |
|
| 至道末年(997年) |
2408.1 |
1567.3 |
60:40 |
| 天禧末年(1021年) |
2641.2 |
3874.0 |
40:60 |
| 熙宁十年(1077年) |
2021.3 |
5117.2 |
28:72 |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 |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
| C.政令不通,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
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尊儒崇经 | 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
| C.模仿汉族制度 | D.学说汉话 |
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 B.制定俸禄制 |
| C.颁布均田制 | D.同汉族通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