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伦敦博物馆收藏的1849年的蒸汽引犁模型。下列对此模型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它反映了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成果 |
| B.它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 |
| C.它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
| D.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
《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
|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 |
| 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
|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
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这种表现的形式,最可能与哪一画派有关
| A.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
| B.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
| C.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
| D.画面整体完整和统一,反映出浪漫主义的特征 |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犬金在《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
|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
| 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
| 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 B.注重形式规则 |
| C.最早的成文法 | D.保护贵族利益 |
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
| 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
| B.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 |
| C.《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 |
| D.《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