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此后,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 A.凯恩斯主义 | B.经济民族主义 |
| C.自由放任主义 | D.重商主义 |
“一颗玉米冲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一顺口溜可能出现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 C.“大跃进”运动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废除余粮征集制” |
| B.“开垦、开垦、再开垦” |
|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
|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则广告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 A.国有化程度增强 | B.“经营者革命” |
| C.“人民资本主义” | D.建立福利国家 |
“二战”结束以后,凯恩斯经济学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而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凯恩斯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 | B.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 C.看不见的手 | D.强调垄断和竞争 |
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起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这主要指新政
| A.消除了阶级矛盾 | B.缓和了社会矛盾 |
| C.消灭了法西斯主义 | D.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