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 B.《梦溪笔谈》 |
C.《天工开物》 | D.《农政全书》 |
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
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 | B.西方侵略,白银外流 |
C.国家管制,流通减少 | 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 |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
B.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
D.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
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 |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
①主权在民的原则 ②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 ③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④联邦制原则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