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这次变法实现了秦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这一观点最主要的依据是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
①战神议事会 ②执政官 ③公民陪审法庭 ④四百人议事会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梭伦改革中的第一项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这项措施对于雅典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有利于限制贵族的土地兼并②大量的债务奴隶获得解放
③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没有实质的缓和 ④有利于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