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曾上演过一部名叫《呼吸》的戏剧,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此剧的艺术风格应是(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买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但收效甚微,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 |
中国某个时期曾出现“写万首诗、唱万首歌运动”,有首诗歌写道:“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这个运动从属于
A.土地改革运动 |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 D.红卫兵运动 |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 B.人民公社 |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 D.乡镇企业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
B.改革开放新时期 |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1913年 |
1938年 |
1973年 |
|
法国 |
8.9% |
23.2% |
38.8% |
英国 |
13.3% |
28.8% |
41.5% |
美国 |
8.0% |
19.8% |
31.1% |
A.西方各国彻底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复苏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