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和执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 |
| B.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 |
| C.执政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
| D.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 |
1938年希特勒曾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区,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区”,法国可以阻止的依据是
| A.《凡尔赛和约》 | B.《四国条约》 |
| C.《五国海军条约》 | D.《九国公约》 |
英国圈地运动中产生的新贵族,强行占据了农民的大片土地,而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他们却得到了农民的大力支持。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 B.新贵族和农民之间不存在矛盾 |
| C.新贵族和农民因反对共同的敌人形成同盟 |
| D.农民阶级不是当时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 |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B.使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
|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
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A.资金不足 | B.企业设备陈旧 |
| C.缺乏技术人才 |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