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 B.代表的阶级不同 |
| 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 D.所处时代不同 |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
|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
|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
|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
“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
| A.贵族政治 | B.古代民主政治 |
| C.古代官僚政治 | 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 |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 |
| B.秦朝每县掌治100个亭 |
| C.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100个乡 |
| D.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制 |
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此人主张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 B.建立皇族内阁制 | C.实行君主立宪制 | D.倡导民主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