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
|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D.宋朝程朱理学 |
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土地革命的两大主流汇合了,这次会见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个“事件”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 |
| B.宁汉合流 |
| C.井冈山会师 |
| D.国共第二次合作 |
有学者认为,“清朝的大炮虽不及西方68磅级炮之威力,但对于彼之中小型火炮至少可以不相上下……”这句话表明的观点实质是()
| A.中英两国在军事实力上没有太大差距 |
| B.中英两国的军事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
| C.中国之所以失败军事原因不是最关键的 |
| D.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枪炮落后 |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元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
|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
|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正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
|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或变革宰相制度的措施有()
①秦朝设立御史大夫
②汉武帝设郡国并行制
③唐朝实行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制度
④宋朝设立三司
⑤元朝设立中书省
| A.②③④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
| B.有些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
|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
|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