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打破了231年的惯例,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参加内阁会议但并没有发言。女王没有发言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立宪制名存实亡 | B.宪法规定国家元首不能干政 |
C.女王对政治不感兴趣 | D.英国女王不懂政治事务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罗斯福新政 | B.新经济政策 | C.“冷战”政策 | D.“孤立主义” |
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样。”这种想象出现是因为()
A.欧洲人仇视美元霸主地位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
C.欧元的流通动摇了美元地位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崩溃 |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D.引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用艾哈德博士的经济改革方针,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其理论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 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
C.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 D.,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