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专家抵湘时,马达加斯加区时为:( )
A.25日6:30 | B.25日16:30 |
C.25日0:30 | D.24日11: 30 |
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
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
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
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该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
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问题: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据此并读图完成问题。图中适宜避寒区适合我国北方居民旅行观光的是 ( )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
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如图)。据此,回答问题。提前返乡的民工主要来自于 ( )
A.国有大中型企业 | B.农产品加工工业 |
C.高科技工业 | D.中小型涉外企业 |
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下列关于四个地区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