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甲洋流属于( )
| A.北半球暖流 | B.北半球寒流 |
| C.南半球暖流 | D.南半球寒流 |
该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促进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 | B.导致沿岸地区沙漠广布 |
| C.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 | D.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 B.聚落 |
| C.耕地 | D.地形 |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 B.距城镇过远 |
| C.易受洪水威胁 | D.工程量过大 |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 B.绿洲分布 |
| C.河流分布 | D.沙漠分布 |
如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 B.5° | C.8° | D.10° |
图中山脉()
| A.①是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分界 |
|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
| C.③是陕西和山西分界线 |
|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
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分界线 |
| B.河北省、山西省 |
| C.落叶林带、草原带 |
| D.外流区、内流区 |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副热带高压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
| C.降水量越来越大 |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
图为“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M.N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P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地形 | D.洋流 |
M.N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
| A.1110km | B.550km |
| C.780km | D.880km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A.利用RS技术 | B.利用GPS技术 |
| C.利用GIS技术 | D.实地考察 |
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