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 |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 |
C.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将稀硫酸滴在金属表面 |
D.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 |
下列典故或诗词句描述的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 B.凿壁借光 |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50 g | B.100 g | C.150 g | D.200 g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
C.滤液中只有Al2(SO4)3 |
D.滤液中只有CuSO4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2 |
水蒸气 |
通入浓硫酸中 |
B |
NaCl溶液 |
NaOH溶液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铁粉 |
铜粉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D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