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题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N |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5N |
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
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
关于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某一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
B.表示各个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
C.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
D.表示各个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
D.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
如图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
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
C.女同学在C点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
D.女同学在C点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
下列现象属于波的衍射现象的是( ).
A.“隔墙有耳” |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
C.“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
D.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校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从入口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通过左右两条管道SAT和SBT传到了出口T处,并可以从T处监听声音,左侧B管可以拉出或推入以改变B管的长度,开始时左右两侧管道关于S、T对称,从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后,将B管逐渐拉出,当拉出的长度为l时,第一次听到最小的声音,设声速为v,则该声音的频率为 (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