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轨道时斜槽末端可以是不水平的
B.将斜槽末端槽口位置投影到坐标纸上,确定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O
C.小球每次都应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2)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请您帮助该同学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m/s,小球经过B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小为     m/s。
(g取9.8m/s2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大致过程: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挡光条的宽度l,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l,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l=_______mm。

(2)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ΔEp=______(用直接测量的字母表示)。
(3)如果ΔEp=___________,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已知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周期为T,它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1)求地球的质量;
(2)若地球的质量是某行星质量的16倍,地球的半径是该行星半径的2倍。该行星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求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g = 9.8m/s2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 (用L、g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