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 |
B |
向10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 |
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 Mg(OH)2>Fe(OH)3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
铁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CCl4后充分振荡静置 |
液体分层,上层基本无色,下层紫红色 |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较大 |
在反应3Cl2+6KOH=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2︰1 | B.5︰1 | C.1︰2 | D.1︰5 |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没有+3价铁元素的是
A.过量的铁丝在氯气中点燃 | B.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
C.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 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
全世界每年铜的产量为8×106t,工业上由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其中铜元素为+1价)生产铜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u2S只是还原剂 |
B.每生产1molCu需转移2mol电子 |
C.该反应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若用该反应生产铜,全世界每年产生的SO2的体积 为1.4×106L |
有一种粉末它是由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成,取3.04 g粉末加热,同时通入足量的CO使之完全反应,再用过量澄清石灰水把生成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 5g。
则该粉末组成是()
A.只有Fe2O3 | B.只有FeO |
C.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3O4 | D.等物质的量的FeO和Fe3O4 |
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现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用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首先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等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②最少 |
B.制取等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①少 |
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为③>①>② |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