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 3C(s)=2Fe(s) + 3CO(g) ΔH 1=+489.0 kJ·mol-1,
C(s)+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
(3)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
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见图。
①
|
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 KⅡ(填“>”或“=”或“<”)。

| 容 器 |
甲 |
乙 |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CO2、3molH2 |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
③一定温度下,此反应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6个H-H断裂
(4)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n(H2) / n(CO2)]的变化曲线如下左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右图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n(H2) / n(CO2)]变化的曲线图。

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下列反应:C(s)+H2O(g)
CO(g)+H2(g),其中H2O 、CO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述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1min内υ(CO)=______________
(3)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区间是_______________
(4)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改变了温度,使曲线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则温度为______(选填“升高” 或“降低”)逆反应是__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反应。
(5)反应至5min时,若也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变化,该条件可能是下述中的_________________。
| A.增加了C | B.增加了水蒸气 | C.降低了温度 | D.增加了压强 |
有三溶液:a.Ba(OH)2,b.NaOH,c.NH3·H2O
(1)pH值相等时,三种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3)pH=11时,各100mL与同浓度的HCl中和,消耗HCl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浓度相等时,各100mL与同浓度HCl中和,消耗HCl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NH4+、NO3-、HSO4-、HCO3-、CO32-、HCl等微粒中,在水溶液里能电离而不能水解的有___________;能水解而不能电离的有___________;既能水解又能电离的有__________;既不能水解又不能电离的有___________。写出其中既能水解又能电离的微粒的电离方程式及水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时,KSP[Mg(OH)2]=5.6×10-12, KSP[MgF2]=7.42×10-11,在该温度下进行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在同浓度的含OH-和F-的溶液中,逐滴加MgCl2溶液时,最先产生的沉淀是____①____
(2)Mg(OH)2可溶液于浓NH4Cl溶液,试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②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有人认为“难溶盐不能和碱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若在MgF2悬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若你认为能反应的,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你认为不能反应的请说明理由。____③____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1)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①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__②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③___ (选填下列序号字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理由为__④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了催化剂
(3)若△H的数值为200KJ/mol,则此反应在A反应历程中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___⑤___KJ/mol,x值应为 ___⑥___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