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居民“菜篮子”价格波动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异常明显,节前菜价升高,节后菜价下降已逐渐成为历年来的“自然规律”。这种菜价波动的“规律”(  )
①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②说明了节日期间菜价不能正确反映价值
③反映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④证明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缺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是指( )

A.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每次商品交换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中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D.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

江苏名产阳澄湖大闸蟹运至北京超市,卖到每斤328元;在青海,一公斤上等冬虫夏草,价格已达20万元,每克价格超过黄金;新疆和田玉中仔玉以克论价,精品每克高达数万元,真正演绎了“疯狂的石头”……这些“天价”商品的共同之处是()

A.供不应求 B.使用价值大 C.价值量大 D.耗费的劳动量大

假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有200亿件商品待售,每件商品的平均价格是25元,同一单位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流通4次,这一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是( )亿元,如果这一时期国家发行的人民币是2500亿元,那么一元人民币相当( )金属货币。

A.2500,1  B.1250 ,1/2  C.250,1/2 D.1250,1

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甲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甲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即商品数量)、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160 40 D.4 80 20

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商品上,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高、有时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
B.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C.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
D.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