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炎热的教室里,两位学生的手里各有半杯水。第一个学生说:“可惜我只有半杯水了!”而另一个学生却说:“啊,我还有半杯水!”
情景二:一次小组讨论时,一位学生说:“人的情绪丰富多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情绪不需要调控。”
(1)情景一中的两个学生分别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情绪?两人对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
(2)情景二中的这位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3)当我们有了不良情绪以后,可用哪些方法来排解?(写出3种方法即可。6分)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五六年时间的当下,74个重点城市中仍仅有8个空气质量达标,近1/3国土仍然水土流失严重,一成左右水体仍为劣Ⅴ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依法治国,是大势;依法治污,要强势。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是法治。
(1)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2)请列举两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我们党和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各是什么?
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14年8月7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上诉案依法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对刘汉、刘维的死刑判决。此案的宣判,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诉人的亲属、媒体记者、专家学者及各界群众200余人旁听了宣判。
(1)以刘汉为代表的“特殊公民”被绳之以法,说明了什么?
(2)从以刘汉为代表的“特殊公民”被审,我们青少年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安徽芜湖南陵县教师王新发21年来,穿梭在来去乡村的路上。在学校,他既是多才多艺的全能教师,又是学校的“勤杂工”,他关心乡村的留守儿童,自己的手机成了孩子和家长的“亲情电话”,他多次放弃调离乡村的机会,他说他就是“钉子”,要一直“钉”在这里,“钉”在乡村教育的路上。2014年10月,王新发荣登“中国好人榜。
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乡村教师王新发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原因是什么?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与老师相处要做到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