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周末时间,某班组织野炊活动。
(1)生火时先将纸点燃,再用燃着的纸引燃枯枝,说明纸张的着火点较枯枝的着火点 (填“高”或“低”)
(2)将枯枝塞满灶时产生大量浓烟,火易熄灭,抽出部分枯枝,火烧得更旺,说明燃料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3)某同学准备了一个纸火锅(如下图所示)。这种纸火锅是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来盛放汤料,当燃料燃烧时纸不会被点燃。纸火锅使用时纸不会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空气不足,纸不燃烧 |
B.纸张被水浸湿,着火点降低了 |
C.纸火锅加热时,着火点升高了 |
D.纸火锅中的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
纸火锅的燃料是固体酒精,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写出酒精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野炊结束,同学把火熄灭后,又往灰烬上倒水,从灭火原理分析,其目的是 。
(1)石蜡是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状态,密度___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水。用指甲在蜡烛表面划过,会______________,说明石蜡的硬度______________ (硬、软、较硬)
(2)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三层,其中________温度最高, ________温度最低。
(3)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_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有________生成;片刻,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有________________气体生成。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压强:
(4)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