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容器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加热,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HNO3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盛有新配制FeS0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滴人几滴浓HN 03,溶液的颜色变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突然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这一奇特现象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对此现象设计了探究性实验。
(1)实验室粗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方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绿矾(FeS04·7H2 0)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假设:
甲同学认为是FeS04与HN03作用
乙同学认为是KSCN与HNO3作用
(3)根据乙同学的观点,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向浓HN0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继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蓝色,最后变成无色。将产生的气体通人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气体(该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向浓HNO3中滴入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还应设计K2S04溶液与浓硝酸作用的实验,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延伸探究:丁同学认为SCN-的性质还应进一步探究,查资料发现:(SCN)2是一种“拟卤素”,与C12、Br2有相似的性质。他据此设计了以下方案:向Fe(SCN)3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变为黄色。请写出Fe(SCN)3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用SCN -间接检验Fe2+时加入氧化剂应注意(填“少量”、“过量”);
b、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Fe3+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是一种重要化学试剂,实验室用除去锌镀层的铁片来制取硫酸亚铁铵,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锌镀层被除去的标志是
计算上述铁片锌镀层的厚度,不需要的数据是(填编号)。
a.锌的密度ρ(g/cm3) b.镀锌铁片质量m 1(g) c.纯铁片质量m 2(g)
d.镀锌铁片面积S(cm2) e.镀锌铁片厚度h(cm)
(2)上述流程中:操作Ⅰ是取出铁片、、称量。
(3)A物质可以为(填编号)。
a.CuCl2 b.CuO c.Cu(NO3)2 d.CuSO4
(4)用无水乙醇洗涤潮湿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残留的水分,不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
(5)鉴定所得晶体中含有Fe2、NH4、SO42离子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填编号)。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通入适量Cl2,再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观察现象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

(16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铁的氧化物和硅的氧化物。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图:

(1)孔雀石研磨的目的是。浸泡孔雀石的试剂A若选用过量的稀硫酸,则产生的气体a是(填化学式)、固体a是(填化学式)。
(2)使用试剂B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试剂B宜选用(填选项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双氧水 C.浓硝酸 D.氯水
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试剂C的使用目的是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试剂C宜选用(填选项序号)。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CuO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4)1 mol氨气通过加热的Cu2(OH)2 CO3可以产生1.5 mol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5)常温下Fe(OH)3的Ksp=1×10-39,若要将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使溶液中c(Fe3+)降低至1×10—3 mol/L,必需将溶液pH调节至

(14分)下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或除杂质)、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各装置可重复使用也可不用)。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A-C-D-B组合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盐酸,C中试剂是水,其作用是;A中反应开始后,加热B之前的实验操作是,加热后B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验证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置红布条于B中,按A-C-B-D连接成实验装置体系。A锥形瓶中试剂选用高锰酸钾晶体,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是;C中试剂是,D的作用是
(3)为了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若锥形瓶中盛装足量的Na2O2粉末,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产生的气体通过红热的铂粉,各仪器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顺序是(填字母);装置B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氯气的装置如右图:某同学进行实验时可能有如下操作: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得的氯气可选用____________来干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食盐晶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HCl,H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氯酸,即盐酸。
①实验室制取HCl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制_____的发生装置(填O2、Cl2、CO2中的一种)。
②收集氯化氢气体时应采用__________法。

③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纸放在瓶口检验HCl是否充满了集气瓶。
④上图哪些装置可作为多余氯化氢的吸收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