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
|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 D.改革开放时期 |
台州闻名遐迩的医药企业——方一仁始创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历经126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公私合营 | B.承包经营 | C.私有化 | D.中外合资 |
该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后 |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
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影响“忽如一夜春风来”时期的因素有
| A.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
|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 C.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 |
|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1872年,一位华侨商人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仿效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后来,他在家乡南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这位企业家是
| A.张謇 | B.陈启源 | C.荣德生 | D.方举赞 |